列传·卷四十五
祖鸿勋 李广 樊逊 刘逖 荀士逊 颜之推 袁奭 韦道逊
眭豫 朱才 荀仲举 萧慤 古道子
夫玄象着明,以察时变,天文也;圣达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达幽... 阅读全文
志·卷八
刘向校书,得 《乐记》二十三篇,与禹不同。向《别录》,有《乐歌诗》四篇、《赵氏雅琴》七 篇、《师氏雅琴》八篇、《龙氏雅琴》百六篇。唯此而已。《晋中经簿》无复乐书, 《别录》所载,已复亡逸。案汉初典章灭绝,诸儒捃拾沟渠墙壁之间,得片简遗文, 与礼事相关者,即编次... 阅读全文
志·卷十二
刘向父子,咸加讨论,班固因之,采以 为志。光武中兴,未能详考。逮于永平之末,乃复改行四分,七十余年,仪式方备。 其后复命刘洪、蔡邕,共修律历,司马彪用之以续《班史》。当涂受命,亦有史官, 韩翊创之于前,杨伟继之于后,咸遵刘洪之术,未及洪之深妙。中、左两晋,迭有... 阅读全文
志·卷十四
天文上
若夫法紫微以居中,拟明堂而布政,依分野而命国,体众星而效官,动必顺时, 教不违物,故能成变化之道,合阴阳之妙。爰在庖牺,仰观俯察,谓以天之七曜、 二十八星,周于穹圆之度... 阅读全文
志·卷十七
刘向之伦,能言 灾异,顾盼六经,有足观者。刘向曰:“君道得则和气应,休征生。君道违则乖气 应,咎征发。”夫天有七曜,地有五行。五事愆违则天地见异,况于日月星辰乎? 况于水火金木土乎?若梁武之降号伽蓝,齐文宣之盘游市里,陈则蒋山之鸟呼曰 “奈何”,周则阳武之鱼集... 阅读全文
志·卷十八
刘向《五行传》曰:“视不明,用近 习,贤者不进,不肖不退,百职废坏,庶事不从,其过在政教舒缓。”时帝狂躁、 荒淫无度之应。
○草妖
高祖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有人呼声,求之不得。去宅一里所,但见人参一 本,枝叶峻茂。... 阅读全文
志·卷二十七
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 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太医监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就,向辄撰为一录,论其指 归,辨其讹谬,叙而奏之。向卒后,哀帝使其子歆嗣父之业。乃徙温室中书于天禄 阁上。歆遂总括群篇,撮其指要,著为《七略》:一曰《集略》,二曰《六艺略》,... 阅读全文
志·卷二十九
刘向撰。
《说苑》二十卷刘向撰。
《扬子法言》十五卷、解一卷扬雄撰,李轨注。梁有《扬子法言》六卷,侯苞 注。亡。
《扬子法言》十三卷宋衷注。
《扬子太玄经》九卷宋衷注。梁有... 阅读全文
志·卷三十
刘向、扬雄,嘉其文彩,拟之而作。盖以原楚人 也,谓之“楚辞”。然其气质高丽,雅致清远,后之文人,咸不能逮。始汉武帝命 淮南王为之章句,旦受诏,食时而奏之,其书今亡。后汉校书郎王逸,集屈原已下, 迄于刘向,逸又自为一篇,并叙而注之,今行于世。隋时有释道骞,善读之... 阅读全文
列传·卷十四
刘向父子雠校篇籍。汉之典文, 于斯为盛。及王莽之末,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则书之二厄也。光武 嗣兴,尤重经诰,未及下车,先求文雅。于是鸿生巨儒,继踵而集,怀经负帙,不 远斯至。肃宗亲临讲肄,和帝数幸书林,其兰台、石室,鸿都、东观,秘牒填委, 更倍于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