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一百四十一
吐蕃上
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旄等,然 未始与中国通。居析支水西。祖曰鹘提勃悉野,健武多智,稍并诸羌,据其地。蕃、 发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 阅读全文
后梁·太祖纪三
牛僧孺,皆以应图谶为辞。然“硃”字“牛”下安“八”, 八即角之象也,故硃滔、硃泚构丧乱之祸,冀无妄之福,岂知应之帝也。
四月,唐帝御札敕宰臣张文蔚等备法驾奉迎梁朝。宋州刺史王皋进赤乌一双。 又,宰臣张文蔚正押传国宝、玉册、金宝及文武群官、... 阅读全文
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七
集类四:一曰楚辞类,二曰别集类,三曰总集类,四曰文史类。
《楚辞》十六卷(楚屈原等撰)
洪兴祖《补注楚辞》十七卷
志·卷一百六十二
牛僧孺、韩愈等赠)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二卷(钱起、张众甫等诗)
《集贤院诸厅壁记》二卷(李吉甫、武元衡、常衮题咏集)
《大历浙东酬唱集》一卷
《临平诗集》一卷
... 阅读全文
志·卷一百五十九
牛僧孺《玄怪录》十卷
李复言《搜古异录》十卷
焦璐《搜神录》三卷
麻安石《祥异集验》二卷
陈邵(一作"召")《通幽记》三卷
吴淑《异僧记》一... 阅读全文
列传·卷四十四
牛僧孺读书堂,即故基筑台曰聪明台。沆母梦衣冠丈夫曰牛相公来,已来有娠,乃生沆。
及长,倜傥任气。举进士不中,自称"退士",不复出,父力勉之。天圣八年,始擢进士第二,为大理评事、通判舒州,有大狱历岁不决,沆数日决之。章献太...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百
牛僧孺著《善恶无余论》,言尧舜之善、伯鲧之恶,俱不能庆殃及其子,充因作论以反之,文多不载。
性旷达,善谈谑,澹于荣利,自号"中庸子"。上颇熟其名,以疾故不登词职。临终自为墓志。有集二十卷。
吴淑,字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