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一百三十四
邓肃 李邴 滕康 张守 富直柔 冯康国
邓肃,字志宏,南剑沙县人。少警敏能文,美风仪,善谈论。李纲见而奇之,相倡和,为忘年交。居父丧,哀毁逾礼,芝产其庐。入太学,所与游皆天下名...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五
张浚丧师失地,遂诏浚福州居住。同与辛炳在台同好恶,上皆重之。
金使李永寿等入见,同言:"先振国威,则和战常在我;若一意议和,则和战常在彼。"上因语及武备曰:"今养兵已二十万。"同奏:"未闻二...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六
张浚都督行蜀道,仲引兵窥之,为王彦所败。仲怒,从数百骑来谯明,明杀之,奔刘豫,以书招规,规械其使以闻。李横围城,造天桥,填濠,鼓噪临城。规帅军民御之,炮伤足,神色不变,围急粮尽,出家财劳军,士气益振。横遣人来,愿得妓女罢军,规不许。诸将曰:"围城七十...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七
卫肤敏 刘珏 胡舜陟 沈晦 刘一止(弟宁止) 胡交修 綦崇礼
卫肤敏,字商彦,华亭人。以上舍生登宣和元年进士第,授文林郎、南京宗子博士,寻改教授。六年,召对,改宣教郎、秘书省校...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八
张浚宣抚陕西,谊奏:"自赵哲退败,事任已重,处断太专,当除副贰,使之自助。"何{卤木}赠官,谊论其"折冲无谋,守御无策,乃中国招祸之首"。乞寝免。
邵青自太平乘舟抵平江,所至劫掠。谊请置水军于驻跸之地...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九
何铸 王次翁 范同 杨愿 楼炤 勾龙如渊 薛弼 罗汝楫(子愿附)萧振
何铸,字伯寿,余杭人。登政和五年进士第,历官州县,入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秘书郎。御史中丞廖刚荐铸操履劲正,...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四十
张浚视师日,奏下其家取之,浚罢,亦不果行。有集十卷,皆书疏议论之语,藏于家。子念祖、念德、念兹。
吴表臣,字正仲,永嘉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擢通州司理。陈瓘谪居郡中,一见而器之。盛章者,朱勔党也,尝市婢,有武臣强取之,章诬以罪,系狱。表臣方...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四十一
张浚曰:"祉书生,不更军旅,何可轻付。"浚不从,遂致郦琼之变。七年,张滉特赐进士出身。滉,浚兄也,将母至行在,上引对而命之。焘言:"宣和以来,奸臣子弟滥得儒科。陛下方与浚图回大业,当以公道革前弊。今首赐滉第,何以塞公议?"...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四十二
张浚忠荩,白首不渝,窃闻谗言其阴有异志。夫浚之得人心、伏士论,为其忠义有素。反是,则人将去之,谁复与为变乎?"疏入,未报,因请对,力言之,上始悟。数月,以浚守建康。又言:"内侍张去为阴沮用兵,且陈避敌计,摇成算,请按军法。"上曰:...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四十三
张浚,且乞斩张去为以作士气。康伯以俊卿振职,奏权兵部侍郎。
九月,金犯庐州,王权败归,中外震骇,朝臣有遣家豫避者。康伯独具舟迎家入浙,且下令临安诸城门扃鐍率迟常时,人恃以安。敌迫江上,召杨存中至内殿议之,因命就康伯议。康伯延之入,解衣置酒,...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