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古籍 / 作者 / 诗文

朱熹为师,很注重身体力行。晚年与杨复辩论理与气先后之学,尤其有造诣。自号南峰居士。

  龚胜(公元前68-前11年)

  字君宾,西汉彭城人。哀帝时征召为谏议大夫,多次上书,论议朝政。后任渤海太守。王莽篡政后,他隐居乡里。王莽数... 阅读全文

朱熹交往甚密。

  程秉

  字德枢,三国时吴国南顿人。曾事经学家郑玄,博通五经,官至太子太傅。时吴太子孙登(孙权长子)聘周瑜女为妻。程秉谓孙登曰:"婚姻人伦之始,王教之基……愿太子尊礼教于闺房,存《周南》之所咏,则道... 阅读全文

朱熹曾奏荐之,称其"不务赫赫可喜之名,而有肯肯爱民之实。"

地望分布

  江西省抚州至南城一带

  浙江省杭州市

... 阅读全文

朱熹学,后进士及第。初任太常少卿等职,后因参予策立宁宗,升太府卿,不久出知福州。后又改任静江知府,任内减免赋税,赈粮救灾。官终司农卿。其博极群书,疏荐为当世名士。有《詹元善先生遗集》。
  詹师文
  建宁崇安人,南宋词人。进士出身,任婺源... 阅读全文

朱熹(紫阳先生)学习,庆历年间举进士而仕官,官汉阳知府。博学能文,为政平和,对百姓很宽松和气,深受吏民爱戴,称他有古代循吏(奉职守法的官吏)之风。
  双林:清朝满州正红旗人。乾隆年间,平定贵州、湖南苗民叛乱,连战连捷。
  双清:字止澄,... 阅读全文

朱熹很同意这个观点,在《通鉴纲目》中说到这件事)正办为习凿齿以蜀汉为正统,他对诸葛亮深怀敬仰之情。他普专程去隆中凭吊也明故宅,并写了《诸葛武侯宅铭》,记叙了也明故宅的情景,论述了也明志在只兴汉室、统一中原大业的抱负,颂扬了公正无私,执法严明。鞠躬尽瘁,死而后生... 阅读全文

朱熹遭贬,而陶孙很尊敬朱熹的学问,于是去探望了他,并且赠诗表明自己的心意。赵汝愚死在被贬的地方,他又写诗哭赵。韩佗胄知道以后大怒,要逮捕他。陶孙改名换姓逃掉了。后来陶孙中了进士,做了温州通判,著有《寀庵集》。
  敖英:明代正德进士,字子发,清江人。... 阅读全文

明智部·朱熹

朱熹乾道四年,民艰食,熹请于府,得常平米六百石赈贷。夏受粟于仓,冬则加息以偿;歉,蠲其息之半,大饥尽蠲之。凡十四年,以米六百石还府,见储米三千一百石,以为“社仓”,不复收息。故虽遇歉,民不缺食,诏下熹“社仓法”于诸路。

  〔评〕陆象山曰:“社... 阅读全文

本纪·卷三十四

  ○孝宗二

  三年春正月甲辰,诏廷尉大理官毋以狱情白宰执,探刺旨意为轻重。庚戌,置 三省户房国用司。初,以国用匮乏,罢江州屯驻军马,至是复留之。癸亥,罢铜钱 过江之禁。裁定利州西... 阅读全文

本纪·卷三十五

  ○孝宗三

  五年春正月辛丑,侍御史谢廓然乞戒有司毋以程颐、王安石之说取士。从之。 癸卯,罢特旨免臣僚及寺观科徭。庚戌,大风。己未,诏侍从、台谏、两省官集议 考课法。

...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