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 古籍 / 作者 / 诗文

汉纪·汉纪三十

司马迁皆有是言。今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则必度越诸子矣!”
  琅邪樊崇起兵于莒,众百馀人,转入太山。群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岁间至万馀人。崇同郡人逄安、东海人徐宣、谢禄、杨音各起兵,合数万人,复引从崇。共还攻莒,不能下,转掠青、徐间。又... 阅读全文

汉纪·汉纪四十

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然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叙杀身成仁之为美,则轻仁义,贱守节甚矣!
  初,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汉中郡亦当遣吏,户曹李郃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德礼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阅读全文

志·卷十二

司马迁等,言历纪废坏, 宜改正朔,易服色,所以明受之于天也。乃诏遂等造汉历。选邓平、长乐司马可及 人间治历者,二十余人。方士唐都分天部,落下闳运算转历。其法积八十一寸,则 一日之分也,闳与邓平所治同。于是皆观星度,日月行,更以算推,如闳、平法, 一月之日二十九... 阅读全文

志·卷十一

司马迁制一 家之言,始区别名题。至乎礼仪刑政,有所不尽;乃于纪传之外,创立八书。片文 只事,鸿纤备举。班氏因之,靡违前式,网罗一代,条流遂广。《律历》、《礼乐》, 其名不变,以《天官》为《天文》,改《封禅》为《郊祀》,易《货殖》、《平准》 之称,革《河渠》、《... 阅读全文

志·卷十六

司马迁著《封禅书》,班固备《郊祀志》,上纪皇王正祀,下录郡国百神。 司马彪又著《祭祀志》,以续终汉。中兴以后,其旧制诞章,粲然弘备。自兹以降, 又有异同,故复撰次云尔。

  汉献帝延康元年十一月己丑,诏公卿告祠高庙。遣兼御史大夫张音奉皇帝玺绶 ... 阅读全文

列传·卷六十四

  郑鲜之、裴松之、何承天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也。高祖浑,魏将作大匠。曾祖袭,大司农。父 遵,尚书郎。袭初为江乘令,因居县境。鲜之下帷读书,绝交游之务。初为桓伟辅 国主簿。... 阅读全文

列传·卷四十九

司马迁、班固书,并为《司马相如传》,相如不预汉廷大事,盖取其文章尤 著也。固又为《贾邹枚路传》,亦取其能文传焉。范氏《后汉书》有《文苑传》, 所载之人,其详已甚。然经礼乐而纬国家,通古今而述美恶,非文莫可也。是以君 临天下者,莫不敦悦其义,缙绅之学,咸贵尚其道...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十四

司马迁《史记》迄于隋,其书未就。值隋末丧乱,寓居南阳郡,以疾卒, 时年五十七。

  顾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人也。祖子乔,梁东中郎武陵王府参军事。父亘, 信威临贺王记室,兼本郡五官掾,以儒术知名。野王幼好学。七岁,读《五经》, 略知大旨。九岁... 阅读全文

列传·卷四十五

司马迁、班固,皆博识大才,论叙今古,曲有条章,虽周达未兼,斯实前史之可 言者也。至于后汉、魏、晋咸以放焉。惟圣朝创制上古,开基《长发》,自始均以 后,至于成帝,其间世数久远,是以史弗能传。臣等疏陋,忝当史职,披览《国记》, 窃有志焉。愚谓自王业始基,庶事草创,... 阅读全文

志·卷二十

司马迁区别异同,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之义。 刘歆著《七略》,班固志《艺文》,释氏之学,所未曾纪。案汉武元狩中,遣霍去 病讨匈奴,至皋兰,过居延,斩首大获。昆邪王杀休屠王,将其众五万来降。获其 金人,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金人率长丈余,不祭祀,但烧...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