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齐贤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宋纪·宋纪十

起屠维单阏三月,尽重光大荒落九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至仁应运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

  三月,庚辰朔,驻跸镇州。命郢州刺史尹... 阅读全文

宋纪·宋纪十一

张齐贤上言:“罪人至京,请择清强官虑问,若显负沈屈,则量罚本州官吏,令只遣正身,家属别俟朝旨。”齐贤又言:“刑狱繁简,乃治道张弛之本。于公阴德,子孙则有兴者,况六合之广,能使狱无冤人,岂不福流万世!州世胥吏,皆欲多禁系人,或以根穷为名,恣行追扰,租税逋欠至少,... 阅读全文

宋纪·宋纪九

张齐贤献十策,太祖召见便坐,问之,齐贤以手画地条陈。太祖善其四策,齐贤坚执其馀皆善,太祖怒,令卫士曳出。及还,语帝曰:“我幸西京,惟得一张齐贤,我不欲遂官爵之,汝异时可收以自辅也。”于是齐贤举进士,帝欲置之高等,而有司第其名在数十人后。帝不悦,乃召进士尽第二等... 阅读全文

宋纪·宋纪十二

张齐贤等请用祀天之礼杀其半,又小损之。

  丁卯,宴饯赵普于长春殿。帝赐普诗,普奉而泣曰:“陛下赐臣诗,当刻于石,与臣朽骨同葬泉下。”帝为之动容。明日,谓近臣曰:“赵普于国家有大勋劳。朕布素时与之游从,今齿发衰矣,不欲烦以机务,择善地俾之卧治... 阅读全文

宋纪·宋纪十三

张齐贤、王沔谓曰:“卿等共视朕,自今复作如此事否。”帝既推诚悔过,显等咸愧惧若无所容。宰相李昉等相率上疏曰:“昔汉高祖以三十万之众困于平城,卒用奉春之言以定和亲之策。文帝外示羁縻,内深抑损,于是边城宴闭,黎庶息肩,所伤匪多,其利甚博。倘陛下深念比屋之罄悬,稍减...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百五十一

张齐贤又请封六谷王兼招讨使。上以问宰相,皆曰:"罗支已为酋帅,授刺史太轻;未领节制,加王爵非顺;招讨使号不可假外夷。"乃以为盐州防御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时西凉使来,且言六谷分左右厢,左厢副使折逋游龙钵实参罗支戎事。朝廷方务绥怀,又以龙钵领...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百一十六

张齐贤言放隐居三十年,不游城市十五载,孝行纯至,可励风俗,简朴退静,无谢古人。复诏本府遣官诣山,以礼发遣赴阙,赍装钱五万,放辞不起。明年,齐贤出守京兆,复条陈放操行,请加旌贲。即赐诏曰:"汝隐居丘园,博通今古,孝悌之行,乡里所推,慕古人之遗荣,挹君子...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百二十一

张齐贤与之善。景德二年,诏曰:"师栖身岩壑,抗志烟霞,观心众妙之门,脱屣浮云之外。朕奉希夷而为教,法清静以临民,思得有道之人,访以无为之理。久怀上士,欲觌真风,爰命使车,往申礼聘。师其暂别林谷,来仪阙庭,必副招延,无惮登涉。今遣入内内品李怀赟召师赴阙...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百二十九

张齐贤夺而释之。太宗命御史台按问,停赞官数月。复令专钩校三司簿,令赞自选吏十数人为耳目,专伺中书、枢密及三司事,乘间白之。太宗以为忠无他肠,中外益畏其口。会改三司官属,以赞为西京作坊副使、度支都监。

  时又有郑昌嗣者,宣州人,亦起三司役吏,稍... 阅读全文

宋纪·宋纪十五

张齐贤为刑部侍郎、枢密副使。先是,宰相赵普奏疏言:“国家山河至广,文轨虽同,干戈未息,防微虑远,必资通变之材。去年北师入边,生灵受弊。万乘轸焦劳之虑,千官无翊赞之功,同僚共事,无非谨畏清廉,唯于献替之时,稍存缄默,宁济急须!窃见工部侍郎张齐贤,数年前特受圣知,...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