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方孝孺(1357~1402)
字希直,一字希古,明建文帝之忠臣,宁海人。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工文章,名书室曰正学,官侍讲学士,因拒燕王草即帝位诏之命而被杀,福王时追谥文正。着有侯成集﹑希古堂稿等。
方苞 (1668~... 阅读全文
本纪·卷四
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讲。诏行宽政,赦有罪,蠲逋赋。八月,周王橚有罪,废为庶人,徙云南。诏兴州、营州、开平诸卫军全家在伍者,免一人。天下卫所军单丁者,放为民。九月,云南总兵官西平侯沐春卒于军,左副将何福代领其众。
冬十一月,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 阅读全文
本纪·卷五
方孝孺等五十余人,榜其姓名曰奸臣。丙寅,诸王群臣上表劝进。己巳,王谒孝陵。群臣备法驾,奉宝玺,迎呼万岁。王升辇,诣奉天殿即皇帝位。复周王橚、齐王榑爵。壬申,葬建文皇帝。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坐奸党死者甚众。戊寅,迁兴宗孝康皇帝主于陵园,仍称懿... 阅读全文
本纪·卷二十二
方孝孺遗嗣,寻予祭葬及谥。丙午,山东白莲贼徐鸿儒反,陷郓城。癸亥,秦良玉、杜文焕破贼于佛图关,官军合围重庆,复之。六月戊辰,徐鸿儒陷邹县、滕县,滕县知县姬文胤死之。加毛文龙为总兵官。贵州总兵官张彦芳为平蛮总兵官,从巡抚都御史王三善讨水西贼。己巳,前总兵官杨肇基... 阅读全文
志·卷七十
◎刑法二
三法司曰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太祖尝曰:“凡有大狱,当面讯,防构陷锻炼之弊。”故其时重案多亲鞫,不委法司。洪武十四年,命刑部听... 阅读全文
志·卷七十二
◎艺文一
明太祖定元都,大将军收图籍致之南京,复诏求四方遗书,设秘书监丞,寻改翰林典籍以掌之。永乐四年,帝御便殿阅书史,问文渊阁藏书。解缙对以尚多阙略。帝曰:“土庶家稍有余资,... 阅读全文
志·卷七十五
方孝孺郑济同选。)《宋学士文集》七十五卷,(《銮坡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十卷,《芝园前集》十卷,《后集》十卷,《别集》十卷,《朝天集》五卷。)《诗集》五卷
刘基《覆瓿集》二十四卷,《拾遗》二卷、(皆元时作。)《犁眉...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五
方孝孺为世子傅,表其居曰“正学”,以风蜀人。诣讲郡学,知诸博士贫,分禄饩之,月一石,后为定制。造安车赐长史陈南宾。闻义乌王绅贤,聘至,待以客礼。绅父祎死云南,往求遗骼,资给之。
时诸王皆备边练士卒,椿独以礼教守西陲。番人入寇,烧黑崖关。椿请... 阅读全文
列传·卷十四
方孝孺复请诛景隆。帝皆不问。使景隆及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割地请和。燕兵屯金川门,景隆与谷王橞开门迎降。
燕王即帝位,授景隆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增岁禄千石。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诸功臣咸不平。永乐二年,周... 阅读全文
列传·卷十七
冯胜(兄国用) 傅友德 廖永忠(赵庸) 杨璟 胡美
冯胜,定远人。初名国胜,又名宗异,最后名胜。生时黑气满室,经日不散。及长,雄勇多智略,与兄国用俱喜读书,通兵法,元末结寨自保...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