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唐纪·唐纪三十三

李琪见玄元皇帝乘紫云,告以国祚延昌。”
  唐初,诏敕皆书、门下官有文者为之。乾封以后,始召文士元万顷、范履冰等草诸文辞,常于北门候进止,时人谓之“北门学士”。中宗之世,上官昭容专其事。上即位,始置翰林院,密迩禁廷,延文章之士,下至僧、道、书、画、琴... 阅读全文

后唐纪·后唐纪四

李琪曰:“若改国号,则先帝遂为路人,梓宫安所托乎!不惟殿下忘三世旧君,吾曹为人臣者能自安乎!前代以旁支入继多矣,宜用嗣子柩前即位之礼。”众从之。丙午,监国自兴圣宫赴西宫,服斩衰,于柩前即皇帝位,百官缟素。既而御衮冕受册,百官吉服称贺。
  戊申,敕中... 阅读全文

后梁纪·后梁纪六

李琪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琪,珽之弟也,性疏俊,挟赵岩、张汉杰之势,颇通贿赂。萧顷与琪同为相,顷谨密而阴伺琪短。久之,有以摄官求仕者,琪辄改摄为守,顷奏之。帝大怒,欲流琪远方,赵、张左右之,止罢为太子少保。河中节度使冀王友谦以兵袭取同州,逐忠武节度使程全晖,全... 阅读全文

后唐纪·后唐纪一

  昭阳协洽,一年。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上

  ◎ 同光元年癸未,公元九二三年

  春,二月,晋王下教置百官,于四镇判官中选前朝士族,欲以为相。河东节度... 阅读全文

后唐纪·后唐纪三

李琪上疏,以为:“古者量入以为出,计农而发兵,故虽有水旱之灾而无匮乏之忧。近代税农以养兵,未有农富给而兵不足,农捐瘠而兵丰饱者也。今纵未能蠲省租税,苟除折纳、纽配之法,农亦可以小休矣。”帝即敕有司如琪所言,然竟不能行。
  丁酉,诏蜀朝所署官四品以上... 阅读全文

后梁·太祖纪七

李琪、卢文度、知制诰窦赏等十五人扈从,其左常 侍韦戬等二十三人止焉。己卯,发自贝州,夕驻跸于野落。

  三月庚辰朔,次于枣强县之西城。《通鉴》:辛巳,至下博南,登观津冢。赵 将符暕引数百骑巡逻,不知是帝,遽前逼之。或告曰:“晋兵大至矣!”帝行... 阅读全文

后梁·末帝纪下

李琪为中书侍郎、 平章事。丙午,吏部侍朗赵光允为尚书左丞。己酉,以河中护国军节度副大使、知 节度事、制置度支解县池场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保、兼中书令、冀王友谦依 前守太保、兼中书令,兼同州节度使,余如故。癸丑,鄜延节度使兼西面招讨接应 等使、检校太保、兼中... 阅读全文

后梁·列传八

  张文蔚,字右华,河间人也。父裼,唐僖宗朝,累为显官。文蔚幼砺文行,求 知取友,蔼然有佳士之称。唐乾符初,登进士第,时丞相裴坦兼判盐铁,解褐署巡 官。未几,以畿尉直馆。丁家艰,以孝闻。中和岁,僖宗在... 阅读全文

后唐·庄宗纪六

  同光二年夏五月己亥,帝御文明殿,册齐王张全义为太尉。礼毕,全义赴尚书 省领事,左谏议大夫窦专不降阶,为御史所劾,专援引旧典,宰相不能诘,寝而不 行。庚子,太常卿李燕卒。壬寅,以教坊使陈俊为景州刺史... 阅读全文

后唐·庄宗纪五

李琪为刑部尚书

  庚戌,幽州奏,契丹寇新城。是日,诏:“诸军将校,自检校司空已下,宜赐 叶谋定乱匡国功臣。自检校仆射、尚书、常侍及谏议大夫,并赐忠果拱卫功臣。初 带宪衔者,并赐忠烈功臣。节级长行,并赐扈跸功臣。”中书门下上言:“州县官 在任...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