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迥秀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唐纪·唐纪二十二

李迥秀为臧氏私夫。迥秀,大亮之族孙也。武承嗣、三思、懿宗、宗楚客、晋卿皆侯易之门庭,争执鞭辔,谓易之为五郎,昌宗为六郎。
  癸亥,突厥默啜寇胜州,平狄军副使安道买击破之。
  甲子,以原州司马娄师德守凤阁侍郎、同平章事。
  春... 阅读全文

唐纪·唐纪二十三

李迥秀同平章事。
  迥秀性至孝,其母本微贱,妻崔氏常叱媵婢,母闻之不悦,迥秀即时出之。或曰:“贤室虽不避嫌疑,然过非七出,何遽如是!”迥秀曰:“娶妻本以养亲,今乃违忤颜色,安敢留也!”竟出之。秋,七月,甲戌,太后还宫。
  甲申,李怀远罢... 阅读全文

本纪·卷六

  则天皇后

  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父士,隋大业末为鹰扬府队正。高祖 行军于汾、晋,每休止其家。义旗初起,从平京城。贞观中,累迁工部尚书、荆州 都督,封应国公。 阅读全文

志·卷十七

  五行

  昔禹得《河图》、《洛书》六十五字,治水有功,因而宝之。殷太师箕子入周, 武王访其事,乃陈《洪范》九畴之法,其一曰五行。汉兴,董仲舒、刘向治《春秋》, 论灾异,乃引九畴之说...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二十八

  ○于志宁 高季辅 张行成 族孙易之 昌宗

  于志宁,雍州高陵人,周太师燕文公谨之曾孙也。父宣道,隋内史舍人。志宁, 大业末为冠氏县长,时山东群盗起,乃弃官归乡里。高祖将入关,率... 阅读全文

列传·卷四十

李迥秀、麟台少监王 绍宗等十八人形像,号为《高士图》,每引敬则预其事,固辞不就,其高洁守正如 此。

  神龙元年,出为郑州刺史,寻以老致仕。二年,侍御史冉祖雍素与敬则不协, 乃诬奏云与王同皎亲善,贬授庐州刺史。经数月,洎代到,还乡里,无淮南一... 阅读全文

列传·卷四十三

李迥秀等曰:“休璟谙练边事,卿等十不当一也。”

  寻转太子右庶子,依旧知政事。以契丹入寇,复拜夏官尚书,兼检校幽,营等 州都督,兼安东都护。时中宗在春宫,将行,进启于皇太子曰:“张易之兄弟幸蒙 宠遇,数侍宴禁中,纵情失礼。非人臣之道,惟加防... 阅读全文

列传·卷五十二

李迥秀恃张易之之势,受纳货贿,怀素奏 劾之,迥秀遂罢知政事。怀素累转礼部员外郎,与源乾曜、卢怀慎、李杰等充十道 黜陟使。怀素处事平恕,当时称之。使还,迁考功员外郎。时贵戚纵恣,请托公行, 怀素无所阿顺,典举平允,擢拜中书舍人。开元初,为户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五

  良吏上

  ○韦仁寿 陈君宾 张允济 李桐客 李素立 孙至远 至远子畬

  薛大 鼎 贾敦颐 弟敦实

  李君球 崔知温 高智周 田仁会

...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三十六

  酷吏上

  ○来俊臣 周兴 傅游艺 丘神勣 索元礼 侯思止 万国俊 来子珣 王弘 义 郭霸 吉顼

  古今御天下者,其政有四:五帝尚仁,体文德也;三王仗义,立武功...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