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唐纪二十四
李邕上疏,以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若有神仙能令人不死,则秦始皇、汉武帝得之矣;佛能为人福利,则梁武帝得之矣。尧、舜所以为帝王首者,亦修人事而已。尊宠此属,何补于国!”上皆不听。 上即位之日,驿召魏元忠于高要;丁卯,至都,拜卫... 阅读全文
唐纪·唐纪二十八
李邕、仪州司马郑勉,并有才略文词,但性多异端,好是非改变;若全引进,则咎悔必至,若长弃捐,则才用可惜,请除渝、硖二州剌史。”又奏:“大理卿元行冲素称才行,初用之时,实允佥议;当事之后,颇非称积,请复以为左散骑常侍,以李朝隐代之。陆象先闲于政体,宽不容非,请以为... 阅读全文
唐纪·唐纪二十六
李邕遇重福于天津桥,从者已数百人,驰至屯营,告之曰:“谯王得罪先帝,今无故入都,此必为乱;君等宜立功取富贵。”又告皇城使闭诸门。重福先趣左、右屯营,营中射之,矢如雨下。乃还趣左掖门,欲取留守兵,见门闭,大怒,命焚之。火未及然,左屯营兵出逼之,重福窘迫,策马出上... 阅读全文
唐纪·唐纪三十一
起玄黓敦牂,尽强圉大渊献十一月,凡五年有奇。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之下
◎ 天宝元年壬午,公元七四二年
春,正月,丁未朔,上御勤政楼受朝... 阅读全文
唐纪·唐纪二十三
起上章困敦七月,尽旃蒙大荒落正月,凡四年有奇。
则天顺圣皇后下
◎ 久视元年庚子,公元七零零年
秋,七月,献俘于含枢殿。太后以楷固为左玉钤卫... 阅读全文
本纪·卷九
玄宗下
开元二十五年春正月壬午,制:“朕猥集休运,多谢哲王,然而哀矜之情,小 大必慎。自临寰宇,子育黎烝,未尝行极刑,起大狱。上玄降鉴,应以祥和,思协 平邦之典,致之仁寿之域。...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零七
李邕、张九龄等知遇,尤 以词学见推。与颜真卿、萧颖士、李华皆相友善。举进士,继以书判制策,三中高 第,登朝历拾遗、补阙、员外、郎中、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处事不回,为元载所 忌。鱼朝恩署牙将李琮为两街功德使。琮暴横,于银台门毁辱京兆尹崔昭。纯诣元 载抗论,以为国... 阅读全文
志·卷四十六
刑法
古之为国者,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知争端也。后世作为刑书,惟恐不 备,俾民之知所避也。其为法虽殊,而用心则一,盖皆欲民之无犯也。然未知夫导 之以德、齐之以礼,而可使民... 阅读全文
志·卷四十九
艺文三
丙部子录,其类十七:一曰儒家类,二曰道家类,三曰法家类,四曰名家类, 五曰墨家类,六曰纵横家类,七曰杂家类,八曰农家类,九曰小说类,十曰天文类, 十一曰历算类,十二曰兵... 阅读全文
志·卷四十八
艺文二
乙部史录,其类十三:一曰正史类,二曰编年类,三曰伪史类,四曰杂史类, 五曰起居注类,六曰故事类,七曰职官类,八曰杂传记类,九曰仪注类,十曰刑法 类,十一曰目录类,十二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