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咨夔 古籍 / 作者 / 诗文

列传·卷一百六十五

洪咨夔 许奕 陈居仁 刘汉弼

  崔与之,字正子,广州人。父世明,试有司连黜,每曰"不为宰相则为良医",遂究心岐、黄之书,贫者疗之不受直。与之少卓荦有奇节,不远数千里游太学。绍熙四年举进士,广之士繇太学取科第自与之始。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六十六

洪咨夔、王遂,痛矫宿弊,斥去奸邪。然庙堂之上,奉制尚多。言及贵近,或委曲回护,而先行丐祠之请;事有掣肘,或彼此调停,而卒收论罪之章。亦有弹墨尚新而已颁除目,沙汰未几而旋得美官。自是台谏风采,昔之振扬者日以铄;朝廷纪纲,昔之渐起者日以坏。"理宗深然之。...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七十三

洪咨夔、王遂、李宗勉、杜范、徐清叟、袁甫、李韶,时号"小元祐。"大者相继为宰辅,惟与之终始辞不至,遣逸如刘宰、赵蕃皆见旌异。是时金虽亡而入洛之师大溃。二年,上疏乞罢,不可,拜特进、左丞相兼枢密使。三年八月,霖雨大风,四疏丐去。九月,禋祀雷变... 阅读全文

宋纪·宋纪一百六十三

洪咨夔相继言竑之冤。礼部侍郎、直学士院真德秀入见,奏曰:“我朝立国,根本仁义,先正名分。陛下初膺大宝,不幸处人伦之变有所未尽,流闻四方,所损非浅。霅川之变,非济王本志,前有避匿之迹,后闻捕讨之谋,情状本末,灼然可见。愿诏有司,讨论雍熙追封秦邸舍罪恤孤故事,斟酌... 阅读全文

宋纪·宋纪一百六十七

起昭阳大荒落四月,尽阏逢敦牂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绍定六年(金天兴二年,蒙古太宗五年)

  夏,四月,壬寅,葬恭... 阅读全文

宋纪·宋纪一百六十九

洪咨夔所以蒙陛下殊知者,谓霅川之变,非济邸之本心,济邸之死,非陛下之本心,深有以契圣心耳。矧以先帝之子,陛下之兄,乃使不能安其体魄于地下,岂不干和气、召灾异乎!”弥巩为弥远从弟,心非弥远所为,不登弥远之门者三十年,人皆重之。旋出提点江东刑狱。

阅读全文

宋纪·宋纪一百六十八

洪咨夔、魏了翁方此柄用,相继而去。天意固不可晓,至于敢谏之臣,忠于为国,言未脱口,斥逐随之,一去而不可复留。人才岂易得,而轻弃如此!陛下悟已往而图方来,昨以直言去位者亟加峻擢,补外者早与召还,使天下知陛下非疏远正人,非厌恶忠言,一转移力耳。陛下收揽大权,悉归独... 阅读全文

宋纪·宋纪一百七十二

起柔兆敦牂七月,尽屠维作噩十二月,凡三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淳祐六年(蒙古定宗元年)

  秋,七月,壬戌,泉州饥,州民谢应瑞...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七十五

洪咨夔不直之,劾定左迁。未几,边事果如渊言,清之致书引咎巽谢。差知镇江府,定防江军之扰,兼淮弄清总领,以功迁太府少卿,复以总领兼知镇江,加集英殿修撰、知镇江兼总领。进权工部侍郎,职任如旧。权兵部侍郎,权户部侍郎,再为总领兼知镇江。

  时渊造阙... 阅读全文

列传·卷一百八十二

  吴泳 徐范 李韶 王迈 史弥巩 陈埙(子蒙) 赵与{竹忌} 李大同 黄(缺) 杨大异

  吴泳,字叔永,潼川人。嘉定二年进士,历官为军器少监,行太府寺丞,行校书郎,升秘书丞兼权司封...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