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 古籍 / 作者 / 诗文

晋纪·晋纪二十

王羲之夙有令名,擢羡为吴国内史,羲之为护军将军,以为羽翼。羡,蕤之弟;羲之,导之从子也。羲之以为内外协和,然后国家可安,劝浩及羡不宜与温构隙,浩不从。
  燕王皝有疾,召世子俊属之曰:“今中原未平,方资贤杰以经世务。恪智勇兼济,才堪任重,汝其委之,以... 阅读全文

晋纪·晋纪二十一

  起重光大渊献,尽阏逢摄提格,凡四年。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

  ◎ 永和七年辛亥,公元三五一年

  春,正月,丁酉,日有食之。
  苻健左长史... 阅读全文

晋纪·晋纪二十二

  起旃蒙单阏,尽屠维协洽,凡五年。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

  ◎ 永和十一年乙卯,公元三五五年

  春,正月,故仇池公杨毅弟宋奴使其姑子梁式王刺杀杨初;初... 阅读全文

元纪·元纪三

王羲之为先师。立道首建孔子庙,置学舍,劝土人子弟以学,择蜀士之贤者迎以为师,岁时率诸生行释菜礼,人习礼让,风俗稍变。

  至是入朝,力请于帝,以云南王子额森特穆尔袭王爵,帝从之。遂命立道为临安、广西道宣抚使兼管军招讨使。立道,大名人也。 阅读全文

书画

王羲之书,旧传唯《乐毅论》乃羲之亲书于石,其他皆纸素所传。唐太宗裒聚二王墨迹,惟《乐毅论》石本,其后随太宗入昭陵。朱梁时,耀州节度使温韬发昭陵得之,復传人间。或曰:公主以伪易之,元不曾入圹。本朝入高绅学士家。皇祐中,绅之子高安世为钱塘主簿,《乐毅论》在其家,余... 阅读全文

王羲之 (321~379)

  字逸少,东晋临沂(今属山东)人,后南迁为会稽人。尝为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善书法,所写草隶,冠绝古今,以兰亭集序、乐毅论等为最,后人称为书圣。

  王安石 (1021~1086)

... 阅读全文

王羲之、王献之尝师之。

地望分布

  山西河东郡。

... 阅读全文

王羲之,而成古雅瘦劲之体。太宗时历官谏议大夫兼起居注,后与长孙无忌同受顾命。高宗即位,迁尚书左仆射,封河南郡公,帝将废后立武则天,遂良力谏不纳,乞归田里。累贬爱州刺史,忧愤而卒。

地望分布

  ... 阅读全文

历史来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伊祁氏,出自远古帝王唐尧,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相传,古帝唐尧生于伊祁山(今河北顺平),他出生时,寄养于伊侯长孺... 阅读全文

风操篇

王羲之书,称彼之母与自称己母同,不云“尊”字,今所非也。

  昔者,王侯自称孤、寡、不谷。自兹以降,虽孔子圣师,及闸人言皆称名也。后虽有臣、仆之称,行者盖亦寡焉。江南轻重,各有谓号,具诸《书仪》。北人多称名者,乃古之遗风。吾善其称名焉。

... 阅读全文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