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

李晔

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初名李杰,即位后改名李敏,后又改名李晔。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之弟,唐朝第十九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以外),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 8篇诗文

复制

李晔人物背景

起源世系
  李弇→李昶→西凉武昭王李暠(也作李皓)→西凉后主李歆→李重耳→李熙→李天锡(也作李天赐)→李虎→李昞→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懿宗李漼→唐昭宗李晔

0

李晔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晔(867年-904年),即唐昭宗,既位后改名为敏,后又改为晔,为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之弟。他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二月二十二日生于长安宫中,僖宗母弟。6岁封寿王。名杰。乾符四年(876),授开府仪同三司、幽州大都督、幽州卢龙等军节度、押奚契丹、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僖宗因母弟之故,尤相亲睦。自艰难播越,尝随侍左右,握兵中要,皆奇而爱之。

幸登帝位
  文德元年(88

展开阅读全文 ∨

李晔历史评价

  昭宗在位的十六年间,一直在为解决困扰朝廷的两大难题——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而努力,当时一位宰相就曾说昭宗“内受制于家奴,外受制于藩镇”。昭宗励精图治,希望能够恢复大唐的盛世局面,无奈主观意愿被无情的客观事实所限制,他面临的局面已经使他的满腔热情无用武之地。由于长安尚在昭宗的掌握之中,对于翦除宦官还算顺手。但对藩镇割据,惟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强大的军事实力来改变状况,可这正是昭宗所缺少的,因此昭宗只能实施一种平衡政策,即不允许任何一股势力强大起来。他将杨复恭赶跑到山南西道,但是却不允许李茂贞去攻打山南

展开阅读全文 ∨
李晔的诗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巫山一段云

唐代李晔

缥缈云间质,盈盈波上身。袖罗斜举动埃尘,明艳不胜春¤
翠鬓晚妆烟重,寂寂阳台一梦。冰眸莲脸见长新,
巫峡更何人。
蝶舞梨园雪,莺啼柳带烟。小池残日艳阳天,苎萝山又山¤
青鸟不来愁绝,忍看鸳鸯双结。春风一等少年心,
闲情恨不禁。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雷句

唐代李晔

只解劈牛兼劈树,不能诛恶与诛凶。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尚书都堂瓦松

唐代李晔

华省秘仙踪,高堂露瓦松。叶因春后长,花为雨来浓。
影混鸳鸯色,光含翡翠容。天然斯所寄,地势太无从。
接栋临双阙,连甍近九重。宁知深涧底,霜雪岁兼封。
复制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