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

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 4篇诗文

复制

柳公权生平

少有才学

  大历十三年(778年),柳公权出生。他的祖父柳正礼,曾任邠州士曹参军;父亲柳子温,曾任丹州刺史;其兄为中唐名臣柳公绰。柳公权从小就喜欢学习,十二岁就能作辞赋。

  元和三年(808年),柳公权登进士第,初仕为秘书省校书郎。李听镇守夏州时,柳公权入其幕府,任掌书记。

三朝侍书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宪宗暴死,由唐穆宗李恒即位,柳公权进京回奏政事,穆宗召见,对他说:“

展开阅读全文 ∨

柳公权书法成就

  柳公权是楷书书体的总结者和创新家,他在研究和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的基础上,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为后世百代楷模,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自唐代元和年间以后,柳公权声誉日高。唐宣宗尤为珍爱柳公权的墨宝,曾召柳公权到殿前,由军容使西门季玄捧着砚台,枢密使崔巨源拿

展开阅读全文 ∨

柳公权轶事典故

写诗助人

  唐武宗曾长时间对一名宫中女官生气,后来把她召来,对柳公权说:“朕对这个人很不满意,如果能得到学士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于是把御案上的几十张蜀郡产的纸递给他。柳公权不假思索,立即写成一首绝句:“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皇帝非常高兴,赏赐给他二百匹锦缎,并命女官上前向他拜谢。

以笔为谏

  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权问怎样用笔才

展开阅读全文 ∨
柳公权的诗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应制为宫嫔咏

唐代柳公权

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
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朱审寺壁山水画

唐代柳公权

朱审偏能视夕岚,洞边深墨写秋潭。
与君一顾西墙画,从此看山不向南。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阊门即事

唐代柳公权

耕夫占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复制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