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浚

张浚

张浚(1097年8月11日—1164年4月20日),字德远,世称紫岩先生。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南宋名相、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学者,西汉留侯张良之后。宋孝宗即位后,除枢密使。隆兴元年(1163年),封魏国公,督师北伐,初战告捷,收复宿州(今安徽宿州市)等地,后因部下将领不和,于符离之战大败。旋即再相,视师淮上,积极部署抗金措施,不久又为主和派排去。隆兴二年(1164年)病卒,葬宁乡,赠太保,后加赠太师。乾道五年(1169年)谥忠献。著有《紫岩易传》等。近人辑有《张魏公集》。 ► 13篇诗文

复制

张浚生平

  张浚生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为西汉留侯张良、唐朝开元时期名相张九龄之弟张九皋之后。四岁时成孤儿,行直视端,不说诳言,熟人知为大器。入太学,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张浚登进士第,调山南府士曹参军。

  靖康初年,任太常簿。李纲在金国第一次伐宋晚期和姚平仲合作,与种师道等人之间有争功之嫌。姚平仲劫完颜宗望之营寨而大败,作为主要支持者的李纲被张浚以专权之名弹劾。汴京陷落后,张浚听说宋高宗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驰赴应天府,除枢密院编修官,改虞部郎,擢殿中侍御史。金兵南侵

展开阅读全文 ∨

张浚轶事典故

张贤良梦

  宋·岳珂《桯史》:张贤良君悦,咸家蜀绵竹,世以积德闻。绍圣初,再试制科,宰相章惇览其策,以所对不以元祐为非,大怒,虽得签书剑西判官以去,而科目自是废矣。仕既不甚达,益笃意植媺貤庆,以遗后人。尝一日昼寝,梦神人自天降,告之曰:“天命尔子名德作宰相。”惊而寤,未几而魏公生。时魏公之兄已名滉,君悦不欲更所从,乃字魏公曰德远。出入将相,垂四十年,忠义勋名,为中兴第一,天固有以启之者欤!

魏公遇刺/p>

展开阅读全文 ∨

张浚后代地位

宋代

  宋理宗时,以张浚、赵鼎为宰相典范,并将张浚列为宋朝昭勋阁二十四人之一,图功臣神像于昭勋阁。宋理宗时期著名政治家,理学大师魏了翁为纪念张浚、张栻,修建紫岩书院,并为之作赞。南宋淳熙年间,在张浚、故乡四川绵竹始建进德堂,祭祀张浚。南宋后期,朝廷在汉中建“张浚祠”以纪念张浚。

元代

  元朝时,为追念张浚,光禄大夫赵世延捐俸在张浚故乡绵竹修建书院,因张浚自号紫岩先生,竣工后朝廷就下诏赐名为“紫

展开阅读全文 ∨
张浚的诗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

宋代张浚

迟日惠风柔。桃李成阴绿渐稠。把酒樽前逢盛旦,凝眸。十里松湖瑞气浮。
功业古难侔。宜在凌烟更上头。已向眉间浮喜气,风流。千岁三分万户侯。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严子陵钓台二首

宋代张浚

中兴自是还明主,访旧胡为属老臣。
从古风云由际会,归欤聊复养吾真。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罗赤脚

宋代张浚

学道由来不记年,啸歌风月在前缘。
身心已到无尘处,疑是人间自在仙。
复制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