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法善

叶法善

叶法善(616年-720年),字道元、太素、罗浮真人,括州括苍县(今浙江省丽水市)人。叶法善郡望是南阳郡,占籍为松阳卯山怀德里,乡贯是栝州松阳。代表作品《留诗》。叶法善有双铜印遗世,俗称“天师印”,被奉为驱魔之宝。叶法善之祖,名国重,葬于松阳之酉山,法善于其处置道院,立碑于下,并请北海为其祖作碑文。北海梦叶法善再来求书,允之,书未尽,钟鸣梦觉,至丁字下,数点而止。当法善刻碑毕,将墨本前往致谢,北海惊道:始吾以为梦,乃真邪?此即世所盛称之追魂碑,亦称丁丁碑也。 ► 3篇诗文

复制

叶法善法脉传承

  叶法善师承开蒙于上清,授道于正一,得道于洞渊,净明诸派高道,对叶法善师承家以考略,对于研究叶法善的思想和发展有一定的意义,利于进一步认识叶法善在道教历史上的影响和贡献。

  南宋之前,松阳叶法善后裔叶氏道教法脉传承主要围绕本宗族内传承,南宋后逐渐开始传与他姓,在浙西南松阳,遂昌,龙泉等地偏远山区保留着的的“灵宝仙坛”为叶法善法脉传承,如遂昌、松阳灵宝仙坛法师主要供奉张天师,叶天师,李天师。

  相传三天师为为太清道德天尊,上清灵宝天尊,玉清原始天尊三天尊徒弟。既是三清仙境

展开阅读全文 ∨

叶法善叶天师古迹

  在松阳卯山存有叶法善修道多处古迹,山顶原有通天宫、点易亭、试剑石、紫霞宫,久废。目前仅有一口井和石墙依稀可见当年景象。遂昌云峰镇天师殿历史悠久,主要供奉叶法善天师,清光绪《遂昌县志》卷二记载:“牛头山在邑东35里,峰峦层叠有九,又名“九云峰”,与松阳接境。世传真人叶法善曾骑虎创庵于顶,修炼飞升而去。后人即其庵建天师庙。”至今,云峰一带每年的八月会,恭迎天师殿的叶天师巡游各村,护佑地方平安。

0

叶法善野史逸闻

  唐玄宗在正月十五日夜晚,于上阳宫内大摆彩灯,庭院里也点起火,自禁门到殿门都点起蜡烛,连绵不断,光照宫室,灯火辉煌如同白天。

  时尚方都匠毛顺心多巧思,利用彩绸打结,做成灯楼二十间,楼高一百五十尺,上面悬挂金银珠玉等物,微风吹来,铿锵悦耳,又以灯光照射,呈现出龙凤虎豹飞腾跳跃的形状,这些奇幻多彩的景观,好像并非人力所为。

  道士叶法善正在圣真观中,皇上催促命人将他召来。

  法善来到后,玄宗便悄悄带领他到楼下观看,周围的人谁也不知道。

  法善对

展开阅读全文 ∨
叶法善的诗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留诗

唐代叶法善

昔在禹馀天,还依太上家。忝以掌仙录,去来乘烟霞。
暂下宛利城,渺然思金华。自此非久住,云上登香车。
适向人间世,时复济苍生。度人初行满,辅国亦功成。
但念清微乐,谁忻下界荣。门人好住此,翛然云上征。
退仙时此地,去俗久为荣。今日登云天,归真游上清。
泥丸空示世,腾举不为名。为报学仙者,知余朝玉京。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留诗

唐代叶法善

昔在禹余天,还依太上家。忝以掌仙录,去来乘烟霞。
暂下宛利城,渺然思金华。自此非久住,云上登香车。
适向人间世,时复济苍生。度人初行满,辅国亦功成。
但念清微乐,谁忻下界荣。门人好住此,翛然云上征。
退仙时此地,去俗久为荣。今日登云天,归真游上清。
泥丸空示世,腾举不为名。为报学仙者,知余朝玉京。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留诗

唐代叶法善

昔在禹馀天,还依太上家。忝以掌仙录,去来乘烟霞。
暂下宛利城,渺然思金华。自此非久住,云上登香车。
适向人间世,时复济苍生。度人初行满,辅国亦功成。
但念清微乐,谁忻下界荣。门人好住此,翛然云上征。
退仙时此地,去俗久为荣。今日登云天,归真游上清。
泥丸空示世,腾举不为名。为报学仙者,知余朝玉京。
复制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