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贞

李贞

李贞(627年-688年10月12日),唐太宗第八子,母燕德妃。官至太子太傅,被先后封为汉王、原王、越王。武则天当政时,李贞因起兵失败而饮毒自尽。开元五年(716年),唐玄宗将李贞、李冲重新改葬,追谥号为敬。 ► 1篇诗文

复制

李贞生平

封爵变迁

  贞观五年(631年),李贞封汉王,贞观七年(633年),任徐州都督。贞观十年(636年),改封原王,旋改封越王,任扬州都督,实封八百户。贞观十七年(643年),任相州刺史,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加满千户。就在这一年,父亲唐太宗逝世,九弟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

  永徽元年(650年),任左卫大将军。永徽四年(653年),徙任安州都督,咸亨年间(670—674年),再任相州刺史。 李贞好武,长于骑射;好学,兼涉文史,有行政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

李贞后世遗址

  唐代名楼之一的越王楼,规模宏大、楼高10丈,历经三载建成与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并列“中国唐代四大名楼”。

  为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任绵州刺史时(公元656年-661年)所建,李贞曾上奏于唐高宗李治,强调奉命镇守大西南,守边关、扬天威、布帝德,让绵州百姓可朝夕望阙叩拜,倍沾唐天子隆恩。为壮大唐之山河,他建王府、修高楼,扩建州城和军队。高宗拨给国库银两,由李贞督建。

  李白、杜甫、李贺、李商隐、陆游等历代名人登越王楼后曾留下诗篇156首,宋、元、明、清历代画家也多有描

展开阅读全文 ∨

李贞墓葬发现

  李贞墓位于陕西礼泉县烟霞公社兴隆村以东。该墓为昭陵陪葬墓之一,南临泔河,北有公路通过,再北向约十公里,即九嵕山太宗昭陵。1972年9月16日,陕西醴泉县县政府对该墓进行发掘考察。

0
李贞的诗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圣制过温汤

唐代李贞

凤辇腾宸驾,骊籞次乾游。坎德疏温液,山隈派暖流。
寒氛空外拥,蒸气沼中浮。林凋帷影散,云敛盖阴收。
霜郊畅玄览,参差落景遒。
复制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