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钦宗赵桓(1100年―1156年),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在位1年零2个月。生于元符三年(1100年),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1108年)晋爵定王,大观五年(1111年)立为太子,宣和七年(1125年),拜开封牧,不久受宋徽宗禅让登基,改元靖康。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和敏锐力。他是历史上懦弱无能的昏君,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汴京,却无力抵抗。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26年(1156年)驾崩于燕京,终年57岁,葬于永献陵。 ► 6篇诗文
赵桓,原名赵亶,又名赵煊,是宋徽宗赵佶的长子,宋钦宗四月十三日生,此日为乾龙节,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恭显皇后王氏。纳武康军节度使朱伯材之女朱琏为太子妃。在金兵大举入侵汴京(今河南开封)之际,宋徽宗禅让帝位,赵桓被迫即位,是为宋钦宗。他是历史上懦弱无能的昏君,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汴京,却无力抵抗,最终被金人俘虏去贬为庶人。
宣和七年(1125年),赵桓受父宋徽宗赵佶禅让登基,是为宋钦宗,改年号为靖康。
即位后,立刻贬蔡京、童贯等人,然后重用李纲抗金。但
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时受父徽宗之禅即位。次年被迫起用主战派李纲抗金,斩杀罢黜了蔡京一党,卓有成效,金兵北退。但仍答应以赔款、割太原等三镇乞降求和。
靖康元年 (1126年)金人复来,十一月金兵围困汴京开封,亲自前往金营议和被扣留。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汴京城破,北宋灭亡,与徽宗被金废为庶人,四月与徽宗等宗室以及北宋一些大臣被金兵俘掳北去,先置于燕京,九月又徙往更遥远的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
次年金天会六年(1128年)八月,
靖康之耻
金军虽然退出了京师,但并未停止攻宋战争。靖康元年九月,太原失守,使宗翰率领的西路金兵得以顺利南下,与东路军合围汴京,并于十一月攻占开封外城。
在攻下开封外城后,精明的金军将帅并未立即攻城,只是占领外城四壁,并假惺惺地宣布议和退兵。钦宗居然信以为真,命何栗和齐王赵栩到金营求和。宗翰说:“自古就有南北之分,今之所议,在割地而已。”又“请求”太上皇到金营谈判。与其说是请求,倒不如说是命令。徽宗哪有这份胆量?钦宗不得已,以太上皇受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