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季子

吴季子

吴季子一般指季札。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季子,《汉书》中称为吴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封于延陵(今丹阳一带),后又封州来,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常州武进焦溪的舜过山下。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葬于上湖(今江阴申港),传说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个古篆是孔子所书。 ► 12篇诗文

复制

吴季子生平

概述

  吴王寿梦少子,孔子的老师,与孔子齐名的圣人,同时也是孔子最仰慕的圣人。称为“南季北孔”,历史上南方第一位儒学大师,也被称为“南方第一圣人”。先秦时代最伟大的预言家、美学家、艺术评论家,中华文明史上礼仪和诚信的代表人物。封于延陵,称延陵季子。后又封州来,称延州来季子。父寿梦欲立之,辞让。兄诸樊欲让之,又辞。诸樊死,其兄余祭立。余祭死,夷昧立。夷昧死,将授之国而避不受。夷昧之子僚立。公子光使专诸刺杀僚而自立,即阖闾。札虽服之,而哭僚之墓,贤明博学,

展开阅读全文 ∨

吴季子评价

  季札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公元前485年冬,楚国名将子期进攻陈国,吴王派季札救援陈国。季札传言给子期,明确表达自己的反战态度。经季札调停,平息了一场战乱。公元前544年,季札奉命出使鲁、齐、郑、卫、晋五国,在这次外交活动当中,他同齐国的晏婴,郑国的子 产及鲁、卫、晋等国的重要政治家会晤,高谈政事,评论时势, 使中原国家了解并通好吴国。

  季札又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艺评论家,公元前544年奉命通好北方诸侯,在鲁国欣赏了周代的经典音乐、诗歌、舞蹈,他当场结合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一一作精辟的

展开阅读全文 ∨

吴季子卒后

  《春秋》载,季札于公元前485年死后葬在申港西南。后人在墓旁建季子祠,墓前立碑,传说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10个古篆是孔子所书。今申港中学所在地就是季子祠原址,季子墓高大的封土依然耸立在古老的申浦河西畔。

  季札受封于延陵(今江苏丹阳 ),史称延陵季子。墓葬于江阴申浦(今申港),墓前有传说为孔子所书的十字篆文碑,碑文是:“呜呼有吴延陵季子之墓”,史称十字碑。

  吴季子墓在江阴申港镇西南隅的申港中学内。

  《史记·吴太伯世家》后注有:“延陵季子冢在毗

展开阅读全文 ∨
吴季子的诗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江东去(自寿)

宋代吴季子

半生习气,被风霜、销尽头颅如许。七十年来都铸错,回首邯郸何处。杜曲桑麻,柴桑松菊,归计成迟暮。一樽自寿,不妨沈醉狂舞。
休问沧海桑田,看朱颜白发,转次全故。乌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坏土。汾水悲歌,雍江苦调,堕泪真儿女。兴亡一梦,大江依旧东注。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最高楼(寿南山弟七旬)

宋代吴季子

南山老,还记少陵诗。七十古来稀。清池拥出红蕖坠,西风吹上碧梧枝。趁今朝,斟寿酒,记生时。也不羡、鲲鹏飞击水。也不羡、蛟龙行得雨。人世事,总危机。扶床正好看孙戏,舞衫不要笑儿痴。更埙篪,三老子,鬓如丝。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漏迟(和)

宋代吴季子

自怜翠袖,向天寒、独倚孤篁吟啸。半世虚名,孤负白云多少。欲问梅翁旧约,怕误我、沙头鸥鸟。时一笑。行行且止,人间蜀道。休怪岁月无情,叹尘世浮生,闲忙闲老。待趁黑头,万里封侯都了。今古勋名一梦,听未彻、钧天还觉。羌管晓。楼角曙星稀小。
复制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