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承赞

翁承赞

翁承赞(859~932) 字文尧(一作文饶),晚年号狎鸥翁,莆阳兴福里竹啸庄(今北高镇竹庄村)人。翁氏为礼乐名家,东南茂族,其先京兆人也。曾祖何,官检校右散骑常侍;祖则,官大理司直;父巨隅,荣王府咨议参军,赠光禄少卿,累迁少府监,居兴福里,见其地“前有海水朝宗,后有竹林环荫”,遂名其乡“竹啸翁庄”。 ► 34篇诗文

复制

翁承赞生平

  唐乾宁三年(896年),翁承赞以进士第三名被选为探花使,擢博学宏词科,授京兆尹参军,累迁右拾遗,户部员外郎。天祐元年(904年),翁承赞奉昭回闽册封王审知为琅琊王,备受王审知礼待。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篡唐自立,国号梁,以翁承赞为右谏议大夫。开平四年(910年),朱全忠以翁承赞为册礼副使,册封王审知为闽王。后朱全忠任命翁承赞为福建盐铁副使,加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因朱全忠日渐骄恣,翁承赞辞官回闽。

  翁承赞回闽后,王审知拜他为同平章事,封晋国公,其故里被命名为文秀乡光贤里昼锦

展开阅读全文 ∨

翁承赞翁承赞之功

  他在为相期中,对于审知整饬吏治,发展经济等重要措施,都起了襄助的作用。他建议在福州也设立供庶人入学的“四门学”,“以教闽士之秀者”,在各府县广设庠序,做到府有府学,县有县学,乡村有私塾,海隅闭塞之民智为之一开。

  后唐同光二年(924年),王审知卒,承赞为写墓志铭。

  承赞晚年辞官归隐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市)。同一些僧道交游,过着“予家药鼎分明在,好把仙方次第传”的生活。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去世,享年74岁,安葬在建安新丰乡,追谥忠献。

0
翁承赞的诗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示儿孙

唐代翁承赞

力学烧丹二十年,辛勤方得遇真仙。便随羽客归三岛,
旋听霓裳适九天。得路自能酬造化,立身何必恋林泉。
予家药鼎分明在,好把仙方次第传。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代翁承赞

斜拂中桥远映楼,翠光骀荡晓烟收。
洛阳才子多情思,横把金鞭约马头。
高出营门远出墙,朱阑门闭绿成行。
将军宴罢东风急,闲衬旌旗簇画堂。
彭泽先生酒满船,五株栽向九江边。
长条细叶无穷尽,管领春风不计年。
炀帝东游意绪多,宫娃眉翠两相和。
一声水调春风暮,千里交阴锁汴河。
缠绕春情卒未休,秦娥萧史两相求。
玉句阑内朱帘卷,瑟瑟丝笼十二楼。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代翁承赞

倚涧临溪自屈蟠,雪花销尽藓花干。
幽枝好折为谈柄,入手方知有岁寒。
复制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