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十二月十三日,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昭宗天复初年,黄巢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 4篇诗文
黄巢(820年~884年):唐朝曹州(山东省菏泽人)人,世为盐商。巢少时积财聚众,喜赌博,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陷洛阳、长安,僖宗逃奔成都,巢自号为帝,国号大齐。唐以官爵笼络李克用相援,大败黄巢,巢自刎身亡,为害十年的黄巢之乱始告结束,史称为黄巢之乱。 乾符二年 (875年)初,王仙芝﹑尚让等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发动起义 ,唐末农民起义爆发。五月,黄巢与同族兄弟﹑子侄黄揆和黄恩邺等八人募众数千响应。接着王﹑黄两军会合,协同作战,东攻沂州(今山东临沂)不克,就西向进攻洛阳周围地区。唐统治者急
投身义师
黄巢,出身盐商,积财聚众,尤好收留亡命之徒。广明元年(公元880)陷洛阳、长安,僖宗逃奔成都,巢自号为帝,国号大齐。唐以官爵笼络李克用相援,大败黄巢,巢自刎身亡,黄巢起义始告结束。黄巢生平,曾与同乡人王仙芝以贩卖私盐为业。在同官府缉私的斗争中,他练就了一身武功,善于骑射,并负气仗义,好抱打不平。后来,他曾几次应试进士科,但皆名落孙山,于是他满怀激情地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诗。其诗写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
公元874年,生于冤句的盐贩黄巢起兵造反。仅用5年时间,就攻入长安。不久,这个以为百姓谋生存为名而起义的英雄,就宣布称帝,国号大齐。他迫不及待地占有了唐僖宗留下的大明宫所有留在宫中的美女,过起了春风得意、歌舞升平的生活。此时一场危机正向他步步逼近。在唐朝军队的反攻下,黄巢被迫逃亡山东。他带领着残军逃至泰山脚下时已疲惫不堪。
然而,关于黄巢的最后结局,千年来却众说纷纭。令人疑惑的是,在记述唐代的正史中就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一说黄巢是被他人所杀,另一个却说是自刎而死。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