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的诗文全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王仲密四首

宋代强至

多金空旧产,短褐尽平生。
蒿里閟春色,桐江流哭声。
人怜天不与,妇少子犹婴。
如有山涛在,应忘顾后情。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礼之淮上吟

宋代强至

泗上风宜旧罕传,邦人谁说贡鳞鲜。
隔淮小市若古画,接楚远山疑宿烟。
民舍卑洼多困水,农畴硗瘠少逢年。
顾予居里号繁胜,举目只为乡思牵。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北京判府司徒侍中生日三十四韵

宋代强至

仁祖龙飞榜,宗工凤举春。
争先欣得隽,直上欲惊人。
终贾年方妙,轲雄学已醇。
纡朱光半刺,垂白慰偏亲。
器业期廊庙,声名压缙绅。
试言俄有旨,落笔不无神。
儒馆群邦彦,王畿位幕宾。
谏垣寻振翼,法座屡撄鳞。
雨露专图报,雷霆肯避嗔。
上心畴侍从,大手属丝纶。
使蜀星文动,回梁帝春新。
黠羌初负汉,儒将续临秦。
就统兴师律,能捐受命身。
苦甘齐士卒,寤寐息风尘。
未几登培幄,犹稽秉宰钧。
旋更诸镇帅,连牧数州民。
文武才俱屈,安荣策未伸。
总戎离晋野,移疾守漳滨。
符契真千载,谋谟复四邻。
鸿枢才守运,英衮遂同寅。
扶日升黄道,朝天冠紫宸。
功高嫌赫赫,迹退喜恂恂。
分陕劳姬旦,还乡滞买臣。
良筹深制胜,苗格偶增旬。
西顾忧全释,东归请繼陈。
俞音来答诏,喜气送回轮。
故国分铜虎,离都改玉麟。
谁知图任旧,只见宠章频。
茅社重留地,桑弧载诞辰。
乔崧秋降甫,宝历岁名申。
马锡天闲骏,衣班内帛珍。
康强锺卫武,爵禄茂平津。
长与三台应,兼之五福臻。
神明知必相,寿合等灵椿。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王仲密四首

宋代强至

场屋行迟暮,田庐卧寂寥。
壮图藏翰墨,高行落渔樵。
会哭诸朋盛,衔哀一奠遥。
系舟江岸绝,愁望定山潮。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方殿省示惠远祖先生诗集

宋代强至

先生名不死,三百几年间。
白首吟唐世,清风起越山。
遗编流自久,异代许谁删。
远裔传能事,斯文气欲还。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京西运使周度支

宋代强至

公持使台柄,行矣过乡关。
自昔捐繻处,于今拥节还。
素推仁义本,将底输赋閒。
惠足跻民富,威先变吏顽。
高谈能佐治,大笔出诛奸。
所禀具纯德,未尝柔正颜。
最为时论重,自结主知难。
忠节久方见,诏音行复颁。
匪朝登相阁,均福浸人寰。
列郡方驰恋,征舻已莫攀。
风霜十月始,铙鼓一川间。
骤夺孤生庇,瞻言感涕潸。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依韵和崔伯宪谢王正甫遗三灵丸蜀茶

宋代强至

一丸道士曾投药,七碗先生亦爱茶。
服久有时轻俗骨,味新应早摘灵芽。
病躯自健遗藤杖,睡眼全醒耐烛花。
可是兼饶诗力壮,芙蓉幕里句堪嘉。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走笔谢司徒侍中惠柑

宋代强至

十年空忆满林香,今日堆盘得恣尝。
摘处嫩苞金隐粟,剖来清液露盈囊。
自堪珍玩夸群目,可惜馀甘落俗肠。
拜赐愈知公意重,不同设醴望元王。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甲寅仲冬祠马步宿斋宫乙卯仲春十七日复因马

宋代强至

昔年庭木雪僵条,今此风和柳自摇。
人事转如风不定,年光暗与雪俱消。
城中佳气生宫阙。尘外清居隔市朝。
顾我何能知马政,江村祗合老渔樵。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王敏夫判官赴举京师

宋代强至

郄公门下识羲之,风骨无尘耸秀姿。
壮气海鲲翻碧浪,逸才天马脱金羁。
旋凭辞律趋明试,首听文衡中有司。
太学旧游应刮目,青衫事业盛当时。
复制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复制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