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廌的诗文全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谷隐寺书事诗

宋代李廌

云如戏我舒还卷,雨似欺人去复来。
学道忘忧从老至,持杯得意使颜开。
骊驹喜饱嘶犹恋,猘犬夸狞吠欲催。
三日山中果何有,赋诗满得锦囊回。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谷隐饮中以采菱渡头风起策杖村西日斜为韵探

宋代李廌

东西南北人,志向各有在。
一言契所适,纠缠胡可解。
英英坐上客,声闻著寰海。
婆娑诸侯邦,未去亮天縡。
顾余寸有长,葑菲误见采。
山空佛宫冷,秉烛集飞盖。
笑歌触松风,出谷作天籁。
後夜风雨时,惟应鬼神会。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德麟以书相招云已与潘仲宝在中庐可自酇来同

宋代李廌

千仞云崖耸石门,古传此地圣凡分。
我曹自愧群峰诮,未必山灵解勒文。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

宋代李廌

阳崖转窅窕,层林蔽重阴。
披榛过舆马,缘云得幽寻。
坐觉真境寂,兹焉悟赏心。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

宋代李廌

泉南南蒲是南溟,瘴雾熏人不用醒。
想对文书搔首罢,刺桐花下学兰亭。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岑使君牧襄阳受代还朝某同赵德麟谢公定潘仲

宋代李廌

使臣抚南夏,万夫久以望。
道粹韵宇胜,德满声誉香。
炳然龙虎文,瑑此金玉相。
笑谈府中居,无为民自康。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木山

宋代李廌

十洲三神山,广厚蟠地轴。
不知高几寻,沧溟及其麓。
游心如太空,视彼何芥粟。
君家三木山,包裹一握足。
銛锐曰奇锋,坳岩云峻谷。
摄心如蚍蜉,观此乃陵陆。
高庳作九地,何啻战蛮触。
老苏记木山,万里在右蜀。
立之置庭除,屹嶪可映屋。
小大虽相悬,真赝此其族。
因形生强名,等是千岁木。
君家襄城野,绕郭山抱绿。
巍然复岭外,自有真六六。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钓台

宋代李廌

此地有天险,双台千仞冈。
眼宽知世窄,望极使神伤。
惨澹诸峰立,萦纡一水长。
振衣怀古罢,新句入阳斜。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

宋代李廌

吾观孔父鼎,知有名世哲。
英英大谏公,克世嗣前烈。
翱翔金銮坡,白首贯忠节。
後昆有斯人,谱系愈卓绝。
复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范蜀公挽诗

宋代李廌

直气犯荆舒,承明下玉除。
禁林余谏藁,蜀道拥安车。
自谓三宜去,吾知众莫如。
谁为忠义传,事事举堪书。
复制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复制
© 2018 阿六诗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